阅读历史 |

第67章 那年盛夏,阳神出壳而去!(1 / 2)

加入书签

第67章 那年盛夏,阳神出壳而去!

午时,烈日炎炎!

大山之下,看台上篷布的少许阴凉,已然退去。

如无冰块随至,恐怕那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朱紫们,不惧帝王之威。

却要倒在这炎炎暑气之下,昊天于此时至公,中了暑气就要倒下。

那两座看台之上的修行者,却是好了太多,满目望去数十人。

最低的也是洞玄境界,甚至有神符师安坐,颜瑟大师一道神符过去。

炎炎暑气,便被退去,引得唐王一大家子人,行至此看台处。

某些朱紫们望眼欲穿,也想跟着过去躲一躲酷暑,可却被拦住了下来,指的悻悻而去,重新落座于作为之上,抱着冰壶避暑。

而国师李青山,黄扬大师已是被吓得不轻,虽有唐国诸多修行者落于于此。

可亦有太平道陈玄,道痴叶红鱼,西陵的几位神官落座。

一个不小心,十步之内,血溅于看台之上,又该如何呢?

李青山挪了挪位置,离唐王陛下,又近了几步。

黄杨大师转动佛珠的速度愈发快了,佛亦有心不静之时。

唐王一大家子,似乎对这一切浑然不觉,依旧是有说有笑。

俨然是父慈女孝的大好场面,只是身着书院学子服饰的李浑圆。

在看台上,看到了太平道陈玄后,吓得不轻煞了风景。

大山脚下,从山道上被抬下来的登山之人,越发的多了,也就是唐国太医院的老太医们,在旁边候着,书院的教习为其吊着命。

否则今日书院开楼登山,必定有人命丧于山道之上!

此刻,金乌高挂,晴空万里而无云,唯有大山之间,依旧是云雾缭绕。

“今日登山,隆庆居先,宁缺居中,江纯居后!”

书院的教习,拿着从山道上,传递下来的纸条,朗声喊道。

这一喊声也是让看台上那些,饱受暑气折磨的朱紫们来了兴致,唐国颜面尚在啊!

无论这宁缺日后如何胡作非为,唐国皆要澄其情也。

“怎么可能呢?”

“宁缺怎么可能,没有被淘汰呢?”

颜瑟细听着耳畔,久久未曾散去的声音,不禁疑惑道。

于是这看台内的方寸之地,于一道神符之下,亦是寒暑交替而现。

四公主李渔却是眉眼带笑,似是碰到了些开怀之事。

长安城死了很多人,有人不可避免的提起了那件旧事,长安府尹又不是废物。

何至于查到现在都查不到,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忽然间,清风拂过,仿佛是驱散了,大山之下的暑气。

大山之间的云雾缭绕,亦是一同散去,天上云彩北往南而来,已是有了些许阴凉。

寂寂无声的天地元气,宛若江河潮水般涌动,登山问心局开了呀!

叶红鱼亦是察觉到了元气之变,下意识握住了配剑的剑柄,她说道:“登山而问心,谁能过去这一关,方为夫子亲传弟子。”

而后察觉到周遭目光注视的叶红鱼,芊芊五指松开了剑柄。

陈玄缓闭上了双目,言道:“登山问心,成了夫子亲传,方才是问心之始!”

穷而乍富贵,一步而登天,本身就是在问心,问其坚否?

若夫子招收了一位亲传弟子,便是让某人,于人世间耀武扬威,那其意何在?

叶红鱼评价道:“隆庆其人太过高傲,恐不得而过。”

“江纯道心坚则坚,可其非行儒道,而行大道之,故不会过。”

“唯有那宁缺,并不识得,或许今日夫子,会颗粒无收矣!”

她的目光依旧冷冷清清,自有离尘之意。

其评价也算是中肯,只是却漏了一人,漏掉了那个拥昊天入眠之人。

陈玄侧身看向了远处草甸上,那个撑伞的黑瘦小仕女,自她来到人世间的那一刻起,昊天已是有情。

天若有情天亦老,托名昊天,身入人世间,既来了如此人世间,何以行超脱呢?

陈玄看向了临近山顶的那阵,笑言道:“如此问心,岂可无我旁观之!”

而后陈玄闭目养神,识神须臾间趁沉寂,阳神脱离形体而去。

此为性命所汇聚者,修行人到了这一步,方可称之为真人。

已沉寂得识神,定得了心猿,一念可入世而为,一念可出世而行也。

虽不曾渡三灾,过九难;可也称得上是半句‘上乘。’

日如性来,月似命也!

此界虽有大日高悬,却不见月华凝练,温润万物。

陈玄阳神法相,未曾着冠,三千青丝,随意的系于身后。

眉心之间有一龙章凤篆,隐现不休也。

依旧是那一身的青色道袍,左侧腰间挂朱红色葫芦,右侧腰间挂一方玉印。

身后似有青光垂落,又有道音袅袅传来,只是方寸之间。

虽有修行者察觉元气之异,却无人可见,此等阳神显化之景!

陈玄一步迈出,便来到了大山之间,问心阵法所在之处。

“借了一场大梦,问了人世间兴亡,夫子不愧为,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