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0章 长安事,棋枰上,黑白分明!(1 / 2)

加入书签

第120章 长安事,棋枰上,黑白分明!

人们的悲喜总是不相通,无论唐国有不少人,对于荒人抱以同情心。

可战争就是如此,荒人南下为求活而来,联军为中原安危,取道燕北荒原,抗荒人。

本身就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人世间诸国也不会拒绝,反正粮饷又不用自己掏钱。

只是这一次荒人似并非是为了试探,而是真的为了南下,所以联军中的军卒死得有些多了,多到了某些人世间的小国,难以承受的地步。

然而于唐国而言,这不过是微末损失。

长安城内,依旧的繁花似锦,前一段时间临四十七巷,死掉了神殿修行者,也调查出了结果,可奈何神殿、帝国,向来都是想看两厌。

你发你的公文问责,我发我的公文问责,各自发各自的公文,又都不去查证、处理。

长安还是那个长安,不会因为边疆的战事,扰了其中的繁华。

南城大雁塔寺的晨钟暮鼓依旧,太平道观内那颗千年古树上,又抽出了许多新芽。

雁鸣湖畔的陈府内,早已是空空如也,除了看门的门房外,就只剩下了,那些想要来攀关系的朱紫世家们。

不久前,书院大先生李慢慢、道门真修太平道陈玄,两人皆为六境的消息,自桃山上的信徒口中,传到了整个人世间。

寻常朱紫家中,能够累世供养洞玄境界的修行者,便算是渊源深厚。

人世间除了各家修行宗派,亦或是千年的世家外,再无甚朱紫门户,能够供养起知命境界的修行者,有些朱紫甚至,在面见知命境界的修行者时,都要毕恭毕敬。

因为能干掉朱紫的人,从来的都不是朱紫啊!

当今陛下最是宠爱的四公主,亦是动作频频,时常前往太平观,探望守着太平观的青荷。

书院十三先生入魔的消息,亦是传了个人尽皆知,但诡异的是书院,对此消息并未认可,却也不曾反驳。

不过对于唐国的普通百姓而言,他们显然并不关心这样的事情。

一日三餐,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普通百姓关心的事情,一旦当普通百姓,都开始关注,修行者是否入魔的时候,那么只能说明。

在昊天的世界中,早已是入魔之人满地走,大魔头不如狗了。

红袖招的歌舞依旧,来往其内的文人墨客,或是修行者们,谈论着荒原上,太平道陈玄的事迹,谈论着荒人的野蛮,谈论着他们想谈论的一切。

唐国言路开阔,允许百姓谈论想要谈论的一切,但是谈论过后,帝国的某些衙门,却也不会保证,你能毫发无损的从牢中走出来。

在帝国偏远的郡县内,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凡是上了堂的百姓,不得身穿孝服,否则就是大不敬。

谁不知道伱的冤屈啊?

坐在那把椅子上的青天大老爷,比谁都知道你有多冤,可规矩就是规矩,专门就是用来整治这些普通百姓。

换上某个洞玄修行者,你敢这样整治,直接就是一剑过去,然后人头满地打滚了。

然后跑到神殿那边,直接就交了投名状!

嘿,老子都杀了唐国的官,你还敢说我不反唐?不反书院?这不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挨了杀威棒,判了流放三千里,大部分都是普通百姓。

刑不上大夫,亦不上修行者,所以在人世间,人们渴望成为修行者。

也就长安城中,天子脚下,才会好一点啊!

红袖招二楼,雅间内!

颜瑟端着水珠儿倒的酒,一饮而尽后,看着坐在对面的白发老人,说道:“棋枰之上,黑白分明,师兄当年就错了,那么为何还要一错再错呢?”

“就连小孩子都知道错了,就要改正才行,那为何师兄偏要一错再错,执迷不悟呢?”

“师兄啊!”

“你既从幽阁中逃出,又为何要来此长安城呢?”

“帝国的暗侍卫、镇国的将军们、天枢处的供奉,皆已严阵以待,可他们却不敢动手。”

“或许他们无法理解,神座之上,天穹之下,究竟意味着什么。”

“可道门真修太平道陈玄,返回长安在即,没有人想要在道门的真修面前,杀死一位光明大神官!”

“师兄你会死,可唐国更会死伤惨重,你困于幽阁十五年,非但没有油尽灯枯,反而越发的光明,想来已是重入了天启境界。”

“说来有趣,昊天居然会重新眷顾你一个罪人!”

水珠儿听着这般隐秘之事,本能的想要,掰开颜瑟那一双手,却不成想颜瑟,搂得更紧了,这般隐秘之事,真的是她一介花魁能听的吗?

棋枰上!

一枚白色棋子,孤零零的落在了天元位上,那是坐在颜瑟对面,那位老人下的一子。

老人是光明大神官,坐在神座之上,冷漠的看着人世间,正如那颗孤零零的白色棋子一般,于棋枰上大放光明。

卫光明淡淡一笑,说道:“书院大先生李慢慢,修的是仁恕之道,道门真修太平道陈玄,看得太高了些,所以有些不真切。”

“但绝对不会,因为我是否会死于长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