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2章 天意人心,悠悠黄天!(1 / 2)

加入书签

第132章 天意人心,悠悠黄天!

太平观内,树荫下!

桌案旁的莫山山,亦非被陈玄所言,惊得墨染宣纸,笔走龙蛇的赋上,多了几滴不该存在的墨点。

与书院为敌?道不同,不相为谋?

自荒原随陈玄一路走来,莫山山从前一直,都是以道门真修的目光,去看待陈玄。

道门真修的道,应与书院的道不同,可书院行何道呢?

她虽久在大河国中,可却也知道,州府中的大人们,一旦没有了办事的师爷,也得是一头雾水。

这样的事情普遍的存在于人世间,似乎已经成为了定例,可事情不应是如此啊!

廊道间的栏杆上,颜瑟淡然道:“二先生的剑,也很锋利,光明神殿三位神官,殒命老笔斋。”

“陈道友,夫子有二层楼那么高,切莫误入歧途啊!”

作为神殿的大神官,他不想让一位道门的真修,走上跟观主同样的道路。

夫子有二层楼那么高,后山都已然那么高了,何况是二层楼呢?

陈玄平淡目光,落在了颜瑟身上,他说道:“这话不对啊!二先生的剑的确很锋利,凡俗种种铁骑,皆当不过其一剑横扫。”

“哪怕是神殿的神官,亦是要饮恨当场,杀人时承负其中,亦有因果纠葛,自无需论什么对错?”

“夫子很高,有二层楼那么高,夫子的道理很重,压得讲经的首座,南海的观主,惶惶不可终日。”

“书院的礼,约束的人世间的普通百姓,这些礼何曾能约束得住,千载的朱门巨室。”

“不曾见生民之怒,皆要感谢礼,所带来的好处!”

“可天意人心,书院在千载唐国,真的改变了什么呢?”

“普通百姓的子孙后代,仍旧是普通的百姓,叹生民多艰辛,感朱紫之奢靡。”

“像后山那般,寄情于山水中,非是吾道!”

夫子的确很高,有二层楼那么高,可他老师伯阳先生,又该有多高呢?

若是按照书院的道理,他的老师伯阳先生,才是那条河中,道理最大的那人。

吾师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水能载舟,亦能载舟,书院的的施为,直接让水成兵,冻船而行,船自不可倾覆。

已有千年矣,这人世间的诸般事情,瞒得过某些人,如何能瞒得住神游太虚的他呢?

那些事情历历在目,犹如掌中细纹而观,看得久了越发的怒气蓬勃!、

这就是所谓的繁华似锦的‘人世间’,原来自己蒙住了眼睛,忽悠自己真的很美呀!

颜瑟哀叹一声,似是在为陈玄哀叹,他说道:“看来南海之上的波涛,或许又要多一人喽!”

“只是不知道,陈先生打算,什么时候去南海漂泊,书痴这么好的女子,你就这么辜负了?”

颜瑟的话语,说的很是轻松,可是颜瑟很清楚,一位能够有如此神通的道门真修。

一旦开始参与,颠覆唐国的大动作时,必将是石破天惊的结果,可这样的事情翩翩他说出去,还没有人会相信。

人世间的普通人、修行者,不曾见神通之玄妙,亦无证据如何能够将荧惑星上的火流星。

坠于长安城东之事,就是这位道门的真修太平道陈玄所为呢?

很多时候一些事情,需要的是让人世间去相信,现在的人世间,相信昊天在唐国降下了神谕。

那个真真假假,难以掩饰的神谕,真相大白时,便是举世伐唐日!

陈玄摇头道:“颜瑟道友说笑了,我为何要去南海呢?”

“讲经的首座手脚不干净,这一点不算是什么隐秘,南海的观主,怎么想的我倒是不知道。”

“可为何颜瑟道友,以为我会去南海呢?”

“南城清幽,山主在侧,为何颜瑟道友,以为我会想柯先生一般,仗剑而行呢?”

“我不通剑道,况且今年是辛酉年,又不是甲子年,如此一来岂不是乱了谶言?”

“夫子讲道理,我也守时啊!”

说是甲子年便是甲子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黄天之道!’

以金石之功,该朱红色巨石之字,莫非便不能恢复如初吗?

他于唐国并无太多的厌恶,只是唐国施为,阻碍了人世间的自然的规律。

唐国普通百姓,从来都只会喊着青天大老爷做主,公堂之上扑通一跪,可上面端坐的人,当得起这么一跪吗?

真当人世间的官吏,皆是‘海刚峰’吗?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开科,鲤鱼跳龙门,千里做官,为求财啊!

颜瑟再三叹息,他仰头看着天穹下,飘飘撒撒的雪花,黯然道:“陈道友,那何为黄天呢?”

陈玄起身平静的解释道:“天地有病焉,则气失衡;人世间的诸般生灵,心心所念之汇聚,便是气运,人道之气运汇聚,以气运下限,而衡量天地病否?”

“天意人心,便是黄天!”

若是人世间人人皆满怀正气,何来畏惧黄天之尤?

若普通百姓,生而如韭菜,人心向背,那心心所念的之火光,必将引动荧惑的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