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8章 散朝,书院十三先生染血的战书!(1 / 2)

加入书签

第148章 散朝,书院十三先生染血的战书!

王宫内!

内侍宣旨褒奖,这位守护了唐国北疆的镇北大将军的声音,尚未完全散去。

不少武将脸上,难免有些兔死狐悲的之意,若是依照书院某位教习的言辞,当年的那旧事他们也是算作同谋。

现在夏侯有王后在,可以平安归老于林泉之下,可他们这些人呢?

稍有不慎,便是秋后算账,菜市口走上一遭的结果,夏侯归老预示着,四公主殿下或许已经开始起势。

夏侯大将军就是王后所出皇子,在朝堂上最大的外援,而那宣威将军之子,宁缺入书院时,走的也是四公主殿下的路子。

要说这他们之间没有什么交情的话,那自然是无人相信。

“散朝!”

内侍扯着嗓子喊道!

群臣施礼后,方才三三两两的退出了太和殿,依照着来时的路,往王宫外走去。

镇国大将军许世,对一旁的夏侯,说道:“平安归老,就算是幸事,十三先生的靠山,的确是大了些,至少在人世间,少有人能够抗衡!”

天启元年的旧事,早就是斩不断理还乱,当年宣威将军府满门性命,换来了唐国的片刻安宁。

那时他远在南疆,事涉及冥王之子,无论其是真还是假,只要宣威将军府之子还在,那么便只能是真。

神殿的那群人,自然会让这些事情成真,然神殿光明大神官卫光明,亲来长安城以夏侯、亲王执谋划,方才杀了宣威将军府满门。

这件事情错了,但于唐国而言,却又不是全错。

夏侯冷漠的说道:“许世将军,或许吧!”

“或许宁缺真的有冥王眷顾,能在那般的残酷场面下活了下来,还活着回到了长安城中,杀了不少当年参与了那场旧事之人。”

“但是诛杀宣威将军满门一事,我从来都不曾后悔过,如果宣威将军当年不死,那么神殿的光明大神官,又该如何呢?”

那一年唐国的王后薨于宫内,陛下先是远征北疆,后巡视清河郡内,他的傻妹妹随行而去,他并不愿意让他傻妹妹,成为唐国的王后。

因为那时候的夏侯很清楚的知道,他们始终都不是唐人,所以当那位光明大神官,来找他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做了这件事情。

但是陛下还是让他那傻妹妹,成为了唐国的王后,他不曾后悔过。

许世平静的说道:“你要归老,书院十三先生宁缺,必然不会放过这最后的机会,宁缺一洞玄境界,前来挑战不过是自取灭亡。”

“所以我需要你去拒绝宁缺的挑战,宁缺虽为宣威将军之子,可宁缺同时也是书院的十三先生。”

同为军人出身,许世并不想看着夏侯,一步步的走向,十死无生的地步。

皇子李浑圆行事太过无状,唐国未来的王位,或许就落在了皇子李琥珀的身上了,可若是夏侯,走上了一条必死的道路,那么一切将犹未可知。

夏侯的目光依旧坚定,他看着王宫外,护城河畔的石桥上,站着的那一对主仆,冷哼一笑,说道:“该来的总归会来,我有我的骄傲,要拒绝也应该是宁缺去拒绝。”

“可那位书院十三先生,却已经急不可耐的来送死了。”

从决定背叛部落的那一刻起,他就从未后悔过,诚如那位从岷山走出,重回长安的书院十三先生。

王宫正门,由于宁缺主仆挡住了去路,一众唐国的朱紫们,踌躇于王宫外。

一身华贵服饰的亲王,环顾左右后,走上前去看着这对主仆,言道:“十三先生,宫门御道,是我唐国文武,上下朝堂之用,你拦住唐国的文武,意欲何为?”

“莫非是想在这王宫外,血染河水吗?”

唐国的文武顿时是鸦雀无声,这应该是极为愚蠢的决定,在王宫外面刺杀一位,武道巅峰的大将军。

但书院的十三先生,果真如此的愚蠢吗?

宁缺看着那位亲王,语气中带着些许嘲讽,言道:“亲王大人,我在伱的眼中就那么愚蠢吗?”

“我怎么会愚蠢到,在唐国的王宫外,刺杀一位功勋满满即将归来的大将军呢?”

“可那些冤死的孤魂还在哭泣,我等了十五年,从茫茫的岷山,来到了这长安城,可不是为了看着,夏侯归老于林泉之下。”

“所以夏侯大将军,我们之间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来一场生死决斗。”

“无论对于唐国,抑或是书院而言,都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而后宁缺抽出了匕首,割破了自己的左手掌,掌中有血,血溅石桥,流出了两条血线。

唐国的文武官员,皆是为宁缺的举动感到震惊,他们想过这一场决斗,会以某种形式展开。

但在文人墨客,武将侠客的猜想中,应该是那种不失风雅的互下战书,那里会有如今这般的酷烈。

这位年岁尚不曾弱冠的书院十三先生,选择了一种决然的方式,破了一场书院跟唐国默许的事情。

内阁大学士曾静,看着宁缺吼道:“割破左掌,一场注定要分出生死的决斗,宁缺你疯了吗?”

“陛下已经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