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6章 5海卫职责(1 / 3)

加入书签

第166章 5.海卫职责

在文物局坐了二十分钟左右,出乎郑云预料的,徐禹并未提及上次福恩市的血伥事件,也没有新任务,只是随便聊聊。

还真是让自己过来坐坐,喝喝茶,唠唠家常,主打一个拉拉关系增进感情。

郑云虽然接触这些事情较少,但也大概清楚这里的门道和规矩,江河典当行的背景特殊,应该是文物局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自己接班之后,也继承了这一点。

关注不代表监察约束。

文物局和典当行并不冲突,双方互相提供帮助,延续上一代人的‘默契’。

徐禹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甚至还有主动想帮忙的意味。

细想也是合理的,文物局接管了大明遗产,所有能接管的大明古建和文物,他们全都接管了,也必然会接手大量古籍。

数量多不可数。

大明海卫的监仙司统管神鬼妖仙事物,相关古籍应该都存在秘境的天宫等地,没有外流的可能,文物局手头没有。

此事郑云可以肯定。

因为海卫在明朝末期掌控各地都司,几乎自成体系,很多事情就连大明都不知道,当朝大员都不知道监仙司这三字。

要是谁都知道。

那监仙司还监什么仙?

但也难免有些只言片语留下,犹如一个个碎片存在于一些历史记载的角落,类似凯德斯特找到的,东方有仙门的证据。

在这方面。

文物局和西方差不多。

都需要从历史中寻找。

文物局肯定比凯德斯特知道更多,但即便是他们,想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找到隐匿在深处的监仙司,恐怕也不容易。

在这一点上,郑云相信监仙司的能力,连自己这个当儿子的,都对监仙司一无所知,可以想象监仙司的保密程度。

文物局具体知道什么事情和记载,那些碎片到底写着什么恐怖诡异的地方,郑云也不清楚,但多多少少肯定是有的。

或许这就是徐禹说这些话的原因。

他们通过大明留下的古籍,知晓了一些极其危险的神鬼之地,也知道典当行可能是海卫遗部,所以想提供帮助或其他?

可能是这样吧。

其实也无所谓了。

郑云能感知到善意,但他还是一个字都没说,最多请文物局动用关系,去帮忙找找嘉斯艾琳,或者在和西方上流社会及探险者对抗时,请文物局提供一些辅助。

其他的事情,还是算了。

这个事其实挺微妙的,海卫就算自成一派,每次出现时也都挂着大明前缀。

大明已经亡了。

海卫也只剩一口气。

但和文物局终归是错代的。

郑云也期望能获得一些强有力的支持,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而文物局以及其背后的力量,绝对称得上强有力。

但这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也不是获得支持就能解决的。

这些事情错综复杂,涉及的方面极其繁多,根本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说清,也不是一天两天,一个人两个人就能定下。

大明海卫留下的框架极其庞大,即便只剩一口气,也是难以想象的复杂体系。

一个庞然大物倒下,哪怕摔了个粉碎,所留下的骸骨也还是遍布航路。

秘境众多黑玉门,每一个门背后,都可能是和天宫、红瀛都司相同的遗落地。

仅仅是红雾古城,看规模就至少有成千上万人守城,哪怕天宫也有纪道看守。

他们都是海卫传人。

和自己不存在高下之分。

自己没那个资格代表他们。

海卫上一辈人,包含养父以及纪道的师父,直到去世都未曾向上面索要帮助。

求援?上交?

或者等待接管?

他们统统没选。

不论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上的风骨气节,上一代人都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自己刚刚接手黑玉枕才多久,什么事情都只是一知半解,哪来的权利和底气,替整个海卫做出这种决定命运的选择?

或许海卫就是想站着死。

海卫已经把遗落地彻底‘遗落’,只要入口不开,海卫残部成功就把自己和敌人,彻底封在了远离人间的星空尽头。

红雾古城封禁红瀛都司。

纪道则一个人封守天宫。

不论遗落地里的敌人是什么,有多诡异和危险,它们都对人间构不成任何威胁,甚至人间根本就不知道这些地方。

对于海卫而言。

他们拉着敌人自封,彻底将神鬼和人间隔绝,应该是绝境中的最后手段,同时是最好的办法,而且他们做得足够完美。

自己安安全全活到今天,从没听说过有什么神鬼之物惊扰人间,甚至就连神鬼仙妖的说法,都统统被定义为封建迷信。

人间安全到这个程度,就证明海卫的选择是对的,也是值得世人去尊敬的。

这是千秋功绩。

绝不能擅自改动。

只要黑玉枕以及监仙司秘境在自己手中,大小黑玉门不被开启,类似祭仙洞里的门,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