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85章 蝴蝶的翅膀,蒸蒸日上的楚国(1 / 2)

加入书签

第585章 蝴蝶的翅膀,蒸蒸日上的楚国

女英深深地看了娥皇一眼,这样的姐姐,让她有些陌生。

虽说阴阳家哪个修行有成的没点精神疾病?

故弄玄虚,喜欢高高在上,戏弄众生的东皇太一,残忍凶戾的东君,清冷淡漠的月神,残酷无情的大司命,即便是看上去柔柔弱弱,谁都能欺负一下子的黑、白少司命,对于阴阳家以外的人,也是该杀就杀,也有着些许的小问题。

哦对了,还有那位看上去和蔼可亲丝毫没有架子的楚南公,这位可是如今阴阳家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整个阴阳家都投靠了秦国,但楚南公却似乎见不得天下一统,对于这位老人来说,只有乱世,诸子百家才能长存。

若是有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诞生,百家的命运未必就能由自己说了算,因此楚南公时常在各地暗中挑起列国纷争。

而阴阳家投靠秦国后,楚南公也始终未曾在露面,秦国吞并韩、赵来的这几年间更是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不知道在暗地里做些什么。

所以,对于娥皇也有某些精神上的问题这件事,女英是早有准备的,只是她没想到自家姐姐会一反平日之相,做出如此癫狂之举。

女英与娥皇那猩红色的眸子对视着,片刻后避开了娥皇的视线,转过身看向远去的张机背影,双手交叠于小腹前。

只是不知……她自己的精神问题,会是以何种形式出现。

……

咸阳宫中,秦王政十二年的大朝会上,多出了许多新面孔。

一代新人换旧人,不少老一辈的老臣选择了告老,而许多中生代的臣子也取代了告老的老臣们的位置。

年过七旬,甚至再过几年就要杖朝之年的蒙骜便已经半隐退了,前线是不可能再上了,秦国如今不缺统帅更不缺名将,何须让这样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家继续在前线操劳?

也就是蒙骜这一生都在军中渡过,实在是闲不下来,如今在大秦学宫作为兵家的代表人物讲学。

至于王齮,这位老人家也不老了,作为伐赵的统帅,灭赵之后王齮也算是功成名就,被封为武成君。

不过“武成”二字并无他意,与白起的武安君不同,内史之地是实实在在地有一个名为武城县的城邑,但赐封此城,也算是对这位昔日帮助嬴政彻底站稳脚跟的老将军一生功绩的恩赐了。

但也同蒙骜一般,王齮也进入了半退隐状态,在大秦学宫讲学。

不过,吕不韦的百官之首的位置,依旧稳如泰山。

左相隗状也作为中生代臣子,也逐渐坐稳了自己的相位,屹立在吕不韦的身旁,身为御史大夫的王绾虽然资历和功绩都足以担任相位,但由于吕不韦未曾退下来,所以官职这些年来未曾升迁,但爵位却被嬴政提升至了上卿。

御史大夫的地位本就不亚于两相,上卿的位置也同样堪比两相,尊上加尊。

当然,最为瞩目的还是那些青壮派的新人。

李信、羌瘣、王贲、屠睢四人虽然尚且欠缺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但即便进取不足,但守城却是绰绰有余,如今都已经成为了足以坐镇一方的大将。

由于与李牧的叔侄关系,嬴政不仅没有避讳二人的这一层亲缘关系,反而任命李信坐镇赵地,从最大程度上减少给李牧带来的掣肘,也最大程度上令李牧能够安心。

至于担心李信和李牧勾结反叛?

笑话,他连代地都重新交给李牧来坐镇了,还担心这个?

更何况,李牧也许在用兵之道上有着奇谋妙计,但在为人方面,实在是太好猜了,这就是一个缺乏政治敏感性的将军罢了,即便做出了一些足以令上位者猜忌的举动,却也不至于反叛。

此次若非陇西李氏全部下场一同劝说,再加上李牧的族人也轮番上阵,最终嬴政以不会让其参与中原纷争,允许其专注对抗草原狼族为筹码,方才成功劝降李牧。

至于李信,那是嬴政即位后就被陇西李氏送到身边的伴读,而后又成为了他的郎中,绝对的心腹。

羌瘣则是坐镇陇西郡,这数年间,西北方并不算太平,羌族出身的羌瘣在西北可以更好地利用自身的号召力,安抚羌族,同时对防范月氏、匈奴等部族。

王贲则是暂时脱离了父亲王翦的麾下,坐镇在了秦魏边境的中阳城附近,刚一到任便带领亲卫勘察地形,还接连寄了几封书信给张机,拜托他调动罗网探查周边的魏国各座要塞驻守将领以及麾下兵力,为伐魏提前做出了许多布置。

屠睢则是跟在了蒙武的身边,防范着国力蒸蒸日上甚至隐隐有着中兴之相的楚国。

说起楚国,张机也是感慨万千。

他这只穿越而来的蝴蝶,终于是对历史带来了一个令他不曾想到的巨大变动。

李园!

恐怕谁也没有想到,李园能将自己八面玲珑的手段用在平衡楚国庙堂与地方贵族上,甚至就连宗室贵胄们也多与李园交好。

数百年来,楚国先后消灭了四十五个大大小小的国家,拓展成了那个雄踞南方的楚国。

然而,终归受限于人口和人才数量的缘故,楚国对新开拓的土地选择的统治方式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