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1章 千里送鹅毛(1 / 2)

加入书签

第381章 千里送鹅毛

“喔喔喔”

天刚蒙蒙亮。

贾卫东再次出现在吉普车里,远处也传来了公鸡的打鸣声。

给吉普车仔细的检查了一下,加满油和水后,贾卫东点燃一支烟,靠在车门边静静地等待。

“嗡嗡嗡”

果然没有让贾卫东失望。

也就等了半个小时,一辆满满货物的卡车就进入了贾卫东的视线。

“嘎吱吱”

有些笨重的卡车被冲到路中间的贾卫东拦停。

贾卫东赶忙递上两支大前门,然后尴尬的说道:“同志,我要去张加界,不知道怎么走。”

看样子就是跑长途的车,装的物品也比较贵重。

一个司机,副驾驶上也坐了一人,手里还搂着一把半自动。

“那走吧!.”

司机师傅脸色有些不好看,他看了一眼路边的吉普车,倒也没有发火,头伸出窗外,疑惑的问道:“小同志,你的车坏了?”

没有骂骂咧咧的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

卡车在前,吉普车在后。

这年头可没有超载一说,能装多少就装多少,而卡车的发动机的马力也就那样,所以重载的时候起步很慢,正常行驶的过程中突然被莫名其妙的拦下,谁的脸色都不好看。

有人带路,贾卫东求之不得,比自己边走边问强多了。

这年头驾驶员配枪很正常。

“张加界啊,这倒是巧了,我们正好路过,你要不嫌咱这车慢,跟后面走就是。”

这年头的司机就没几个不抽烟的,接过烟之后,司机师傅的脸色好看了许多。

时近中午,两车到了张加界。

司机师傅说完,发动机发出一阵阵咆哮,卡车的排气管冒出滚滚黑烟,车子慢慢起步,缓缓开始提速。

不离远点不行。

“轰轰轰”

车上有两人。

贾卫东笑着说道:“不嫌慢!谢谢了!”

但装的东西不贵重、短途运输一般是不配押运人员的。

贾卫东一边观赏着沿途的风景,一边慢悠悠的开着,远远的吊在卡车后面。

煤渣路面,卡车所过之处尘土飞扬,跟近了只能吃灰。

卡车在一个路边小饭馆门口停下,司机师傅也拎着一瓶酒从车上跳了下来,看样子是经常在这里落脚吃饭。

贾卫东下车走到他面前,递烟表示感谢:“谢谢啦!同志!”

“嗐!顺路的事,出门在外都不容易!小同志!我看你不像湘省人,来张加界办事?”

“不是,我要去山城,这不是不认识路嘛,就一段一段的边走边问”

“哎呀!山城可不近,不过我还可以再带你一段路,我去猷阳。”

“那太好了!咱们一起吃饭,我请客!”

“不用!哪能要你请.”

进了小饭馆,贾卫东点了两個当地的特色菜。

土家三下锅、岩耳炖土鸡。

主食点了个特色凉面。

这时候的下三锅还是传统的做法,就是将腊肉、豆腐和萝卜一起放在锅里煮熟,口感丰富。

岩耳炖土鸡,顾名思义就是用岩耳和土鸡为主要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后一起炖煮,肉质鲜嫩多汁,香味独特。

司机师傅姓朱,40多岁,给贾卫东的印象还不错。

朱师傅拿着酒瓶就要给贾卫东倒酒:“小贾,喝点!”

“朱师傅,我不会喝酒,你们随意。”

这还要开车呢,贾卫东婉言拒绝,但他也没有劝阻朱师傅他们。

自己和这个朱师傅也就是一面之缘,没必要讨人嫌。

开车喝酒可不是个好习惯。

可这个年代,又没有酒驾这一说。

司机师傅喝酒的不要太多。

在路上,一手方向盘,一手酒瓶的都大有人在。

贾卫东只能自己约束自己,别人爱喝不喝,他管不了。

好在朱师傅倒是没有多喝,也就喝了三两左右。

酒饱饭足,三人出了小饭馆,上车继续赶路。

张加界到猷阳,中间还要经过芙荣镇,比长德到张加界远多了。

直到晚上,两车总算是到了猷阳。

贾卫东也与朱师傅他们分开了,朱师傅赶往他送货的单位。

贾卫东则是继续朝着五隆方向赶。

过了猷阳后。

贾卫东就没那么好运气了,再没有碰到同路的车子。

他只好边走边问路,一直折腾到第二天下午才到了山城。

下午三点。

贾卫东一路风尘仆仆的赶到周小米信中写的地址。

眼前是一个大型某野战部营地。

隔着老远就能听到里面嘹亮的口令声:“一、一二一”

吉普车距离门岗还有5米开外,贾卫东就被一名荷枪实弹的哨兵拦下。

“停车!干什么的?”

贾卫东拿出自己的工作证,介绍信,笑着对哨兵说道:“同志!我是女营新入伍周小米的家属,给她带了点东西!”

哨兵接过贾卫东的工作证和介绍信看了看,满脸严肃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