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1章 漫谈炮兵(1 / 3)

加入书签

这一夜,纷乱而有序。

前来观测地形的炮兵军官走后,留下了一个观测小组,在何炜派出的一个班步兵的保护下,连夜排查地形,进行测地作业,何炜不但得到了加强一個山炮连的许诺,还获知了不少炮兵信息,原来这次增强给第十师的炮兵总数一共有三个炮兵营,八门博福斯山炮,十二门大正六年式山炮和十二门晋造八十八毫米野战炮,三十二门各种火炮,足足一个野战炮兵团的兵力,只是由于防空和机动问题,三个营还没有集中前进放列,而放列阵地的选择更是问题。

有一个连的山炮支援,何炜很高兴,但是他更向往整营整团的火炮齐射和日军炮兵对轰,从穿越来的第一天起,基本上他每天都要被炮兵炸一顿,防守被炸,反击被炸,躲炮基本成了每天必干的事情,他当然心里面不舒服,早就想寻机会搞一下子日军的炮兵,可一瞧炮兵部队的情况,他的报复行动,恐怕还要往后推一推。

清晨,第六连的指挥所中,肉香四溢,一群军官正围着桌子大快朵颐,何炜自是位列其中,不过身边的军官并非是胡兆武和方京,而是一群扛着炮兵军衔的炮兵军官。

第六连目前的伙食待遇自不必说,一群死守第一线阵地的家伙伙食怎么可能差,死刑犯枪决前都还能给一顿好吃好喝的断头饭,昨天这场胜仗也是没有白打,第十师师部为了犒赏守备阎庄的部队,调拨了一些经费,去采购了一些鸡蛋,青菜,酱菜。

十四军司令部又送来了一批罐头,有上海泰康公司生产的猪肉罐头,牛肉黄豆罐头,沙丁鱼罐头,还有上海梅林公司生产的肥桃罐头,生梨罐头,青豆罐头,辣酱油罐头,饼干罐头,种类不可谓不丰富。

第十师采买的物资,第六连和阎庄里面的五十七团第三营,全都人人有份,可这批罐头,十四军军部拨下来的时候指明了只能给第六连!

这些种类丰富,品类,做工优良的罐头当然不可能是第十四军大批采购的,而是之前爱国团体和后方民众筹集款项送来的慰劳物资,都是紧俏货色,这些罐头的原产地淞沪地区,现在已经打成了一锅粥,如此高档的美味,自然只有第一线的第六连可以独享。

第六连掌勺的炊事班班长梁满仓也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多不同种类的罐头,如何处理,调剂加工这些美味对这个出身农民的炊事班长来说成了一个难题,于是,梁满仓背着一条三八大盖,找到了何炜。

当了解了现有全部食材后,何炜不负梁满仓的期望,开列出了一套菜单,作战期间,肯定无法保证像日常生活那样一日三餐,所以何炜定下了一日两餐的规则,这样,每顿饭都必须要力求吃饱与吃好,什么早餐吃少,中餐吃饱,晚餐吃少的习惯在战场上都是扯淡。

每天的第一顿饭,必不可少的就是白水煮鸡蛋,这是补充蛋白质的上好佳品,炒鸡蛋那些做法费时间还费油,白水下去煮,一锅就能煮好一排人的鸡蛋,第一顿饭除了鸡蛋还要搭配三道菜,第一道是青菜炒沙丁鱼罐头,第二道是青豆罐头炒之前没吃完的猪肉,第三道是牛肉黄豆罐头炒咸酸菜,第四道是煎猪肉罐头片,另有小酱菜作为搭配,米饭作为主食。

除了这些炒菜,那些用于补充维生素的水果罐头,按照每顿饭每个班两个的标准,按餐下发,餐后强制吃完。

饼干罐头全部收储起来,作为最危急关头的应急物资,现在有热饭热菜吃,而且菜色丰盛,但凡是个味觉正常的人都不会多看这玩意一眼。

每日的第二餐就要简单很多了,辣酱油,猪肉牛肉罐头和青菜,青豆罐头混在一起做个炒饭,简单省事。

经由何炜点拨,有了菜单,梁满仓很快发挥出了他那优良的厨艺,在一大清早,一锅锅美味丰盛的餐食,被下发到了阵地上各个官兵的饭盒与搪瓷饭之中,好的伙食,能稳定人心,更能提高战斗力,对于绝大多数官兵来说,第六连现在的伙食,可能是他们从出生到现在为止,吃到过的最丰盛美味的一餐。

“好吃,真好吃啊。”

“这肉真香啊。”

指挥所内,军官们吃的满嘴油花,梁满仓这家伙很懂事,除了何炜定下的那些菜色外,他又用酱菜和鸡蛋做了个酱菜蛋花汤作为军官加菜,另外又给每名军官煎了个荷包蛋,对此何炜也没有假惺惺的拒绝,军官比士兵吃的好在他看来没什么,就是倡导官兵平等的pla,也指的是政治地位上的平等,各阶层官兵的物质待遇同样是有所差别的。

青菜炒沙丁鱼,青豆炒猪肉,牛肉黄豆罐头炒咸酸菜,煎猪肉罐头片,酱菜,淋上辣酱油的荷包蛋,酱菜蛋花汤,花花绿绿的美味佳肴摆满了桌子,何炜作为主人公,不断的为这个夹菜,劝那个多吃一些。

在座的炮兵军官之中,军衔最高的是一名年约三旬的炮兵少校,此君乃是炮兵第五团的第二营营长曹惠国少校,随他而来的,还有第二营的营部中尉测量员和该营第四连的上尉连长,少尉观测员与两名排长。

第四连,就是即将开上来配属给何炜的山炮连。

曹惠国一口将淋了辣酱油的荷包蛋吞进嘴里,满足的说道:“太好吃了,太好吃了,从离开南京到北方后就没吃过这么好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