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5章 黄阎王的救赎(1 / 3)

加入书签

何炜的猜测很准确,突击的日军敢死队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趁着炮弹烟雾弹释放的浓密烟雾,快速的接近第六连的阵地,烟雾的持续时间,就是这支敢死队的突击与爆破作业时间,一切行动都要在二十分钟内完成,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这些烟雾弹释放的烟雾还没有散去前,敢死队的炸药和爆破筒就要塞进中国军队的碉堡之中,那些敢死队士兵所携带的小型发烟筒,其实是用于应对突发情况的。

这一切也进行的很顺利,这支全部由老兵组成的敢死队,在短短十分钟内,就已经越过了第六连阵地前的障碍物区域,冲击到了反坦克壕沟的前方,留给他们接敌的时间依旧很充裕。

四周烟雾弥漫,随着吹向中国军队的阵风将地面漂浮的烟雾从低而高的带走,沟壑蜿蜒的反坦克壕沟在匍匐卧倒的日军敢死队士兵眼中逐渐清晰可见。

柴田一郎匍匐在地上,反坦克壕沟就在前方几米处,近在咫尺,一名曹长爬了过来,对柴田一郎说道:“长官,前面是一道反坦克壕沟,里面有中国军队开设的藏兵洞,一定要小心。”

柴田一郎问道:“你参加过第一次的攻击,这里面有中国军队?”

那曹长来自在上一次战斗中全军覆灭的步兵第一大队第一中队,这反坦克壕沟他早就来过一次。

“没有,长官,上一次攻击中我们搜索过,还用手榴弹清理了一次,这里面没有中国军队的伏兵,要不要上去再用手榴弹清一次?”

柴田一郎想了想,说道:“不要用手榴弹,动静太大,会惊动中国军队,你们用手枪和步枪进去搜索!”

说完,柴田一郎向身后的敢死队挥手下令前进,曹长则将搜索清理反坦克壕沟内藏兵洞的命令传达了下去,而后,柴田一郎率先翻入了反坦克壕沟之中,敢死队的日军士兵们紧随其后,接二连三,动作利落的翻入反坦克壕中。

接着,这六十名日军以三四人为一伍为基本单位分开,在伍长的带领下,开始搜索清理反坦克壕沟,敢死队的所有下士官,即伍长,军曹,曹长全都配备了一支南部十四年式手枪,在壕沟里面逐一的对空间狭小的藏兵洞进行搜索,在不用手榴弹的情况下,手枪就成为了壕内作战的最佳武器,当然,日军的南部手枪,也就是俗称的王八盒子性能其实很不能让人恭维。

日军的南部十四式手枪主要装备给军官,像这些低级的下士官平日里根本没有机会得到配备手枪的机会,只是为了这次敢死突击作战,破格为伍长及以上的下士官配备而已。

日军敢死队的行动很迅速,动静也很小,一旦发现了藏兵洞,先是步枪兵用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刺进去,接着由手持南部式手枪的伍长进入洞内仔细搜索。

一名日军伍长来到了反坦克壕沟最右侧的藏兵洞前,对着身后的两名步枪手示意,那两名手持三八式步枪的日军用力的将步枪刺进藏兵洞之中,左刺右捅,一阵乱刺后,看到藏兵洞里面毫无动静,日军伍长接着钻进了藏兵洞,举起南部式手枪,仔细的在藏兵洞内搜索,第六连的藏兵洞挖的很宽敞,这名伍长个子不高,只需要稍微弯腰便可以在藏兵洞内自由行走。

洞内十分静谧,突然,这名日军伍长的脚下传来了一声异响。

伍长警惕的低下头去,找到了脚下那声异响的来源,那是一包没有吃完的饼干。

“八嘎!”

伍长突然大喊,用手枪四处瞄准,同时抽出了腰间的三零式刺刀,开始在藏兵洞内的墙壁上四处捅刺,这饼干被踩碎的声音十分清脆,说明打开的时间不长,那么,这藏兵洞里面,很可能会隐藏着中国士兵,于是这名警惕性极高的军曹一手持枪瞄准,一手用刺刀捅刺墙壁,如果要在藏兵洞中隐蔽,那么必然会在洞内进一步构筑隐蔽工事。

一番捅刺过后,伍长没有发现什么额外的隐蔽工事,每一刀捅进去,再带出来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泥土,直到这时,伍长才松了口气。

“伍长,其他分队全都搜索完毕了,分队长叫我们快点。”

这时,一名士兵在藏兵洞外对伍长说道。

几番搜索,确定了藏兵洞内没有伏兵后,这名伍长才收到入鞘,走出了藏兵洞。

就在这名日军伍长离开半分钟后,藏兵洞的地面上突然一动,一张铺满了泥土的草席飞起,地面上冒出了一个极其狭小的地洞,满头大汗的黄阎王喘着粗气,爬到了藏兵洞的洞口,又在洞口处掀开了一张草席,里面是他目前全部的家当。

一支晋造一七式冲锋枪,五個弹匣,一支驳壳枪,五十发子弹,十颗手榴弹,两颗八十二毫米迫击炮弹,除了这些何炜配发给他的武器装备,还有一支三八式步枪和四排六点五毫米口径的子弹,这些日军的武器弹药是黄阎王在反坦克壕沟中无意之中发现的,大概率是日军进攻第六连失利后撤退时遗失的。

昨天晚上被何炜打发到这里后,黄阎王一夜未眠,他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而他脑子里面的第一反应,是投降去日军的阵地,没有什么草莽英雄情结,更没有什么民族大义,于他这种欺压弱小,凌虐部属之人来说,那都是扯淡的东西,第六连的阵地肯定是回不去了,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