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1章 校射气球(1 / 3)

加入书签

清晨,永兴村

经过一日的周密部署后,第十六联队新的一轮全面进攻即将开始,可拉开攻击序幕的,却不是永兴村内的作战部队,而是一只特殊的气球部队。

在永兴村后两公里的位置,一支新近赶到忻口战场的日军独立气球中队正在紧张的进行着升空作业,既然把八九式攻城重炮加强给了步兵第十六联队,那筱原诚一郎索性好人做到底,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紧急调来了一个独立气球中队(一个气球中队辖一個指挥小队、一个操作小队、一个高射机枪小队、一个补给小队、一个器材班,加上中队部共175人),大威力的火炮固然威猛无比,可性能优良的火炮,但如果不配合上良好的观测装备,其性能也无法得到极致的发挥。

日军装备气球的历史已经有几十年,这种校射气球制造成本低,而且将其吊篮作为观测平台,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对指示和修正炮击作用突出。

1794年法国大革命期间,在弗勒吕斯战役中,法军将第一个实战型军用气球投入战场。随后气球在美国南北内战、普法战争、第二次布尔战争、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广泛应用。

这种系留气球比起飞机有几大优点:一是可以悬停在空中,360度观察目标,通过观测仪器最远可以发现20公里以外的目标,而一掠而过的飞机很难清楚地观测。二是气球上连接了电话线,随时可以将情报传递给前方,当时的飞机传递情报要先敲出无线电代码后才能传递。三是气球不受时间影响,可以在夜间升空。四是气球升空没有声音,不易被觉察到,当然,缺点也很多,比如机动不便,操作复杂,而且极其容易被飞机和防空火力攻击。

然而,在中国,这都不是问题,在主战场华北和华东,平坦的地形能够保证大型校射气球任意机动,而中国军队贫弱的防空火力和空军几乎对日军的校射气球产生不了任何威胁。

日军气球中队的士兵在地面上将巨大的校射气球展开,通过十几条巨大的系留索将校射气球与重达五吨的系留卡车连接在一起,接着,日军不断的将氢气充入气球之中,巨大的校射气球随之在无数步兵第十六联队士兵的注视下缓缓升起。

在永兴村外的炮兵阵地中,日军临时重型攻城炮兵中队的两门八九式一百五十毫米加农炮已经放列完毕,在临时重炮兵中队的阵地旁,还有一个中队的九四式七十五毫米山炮和一个中队的九一式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两门重炮在一众山炮和轻型榴弹炮之中简直是鹤立鸡群,很快,操炮的日军炮手通过测远机,看到了后方缓缓升起的大型校射气球,接着,炮兵阵地上的电话兵很快接通了通往校射气球的电话。

在炮兵阵地的最后方,这个小型炮兵群的临时最高指挥官柿原功看着后面空中的校射气球,心中畅快无比,在临时重炮兵中队到达之前,他本以为他会丢掉炮兵指挥官的临时职务,可没想到,这个临时炮兵中队的中队长居然只是一名中尉。

而且这名中队长在陆军士官学校的期别也要低于他,因此,柿原功依然是这支临时小炮兵群的指挥官,只不过,他从只能指挥本中队的九四式山炮,再拓展到指挥野战炮兵第二联队的九一式榴弹炮,一直到现在,竟然能够指挥军一级的炮兵打击火力,步兵的败仗一场接着一场,可是柿原功的指挥权责范围反而越来越大。

举起望远镜,看着半空中的校射气球,柿原功心中越发的豪迈,虽然不是正式的任命,但是曾经指挥过山炮,榴弹炮和重加农炮联合作战这一经历如果写在自身的资历表之中,日后无论是报考陆军大学亦或是申请调到陆军炮兵学校做教官,这一资历都足以让他在众多竞争者之中脱颖而出。

能看到校射气球的,不仅仅只有日军,今日天气很好,万里无云,在给予日军校射气球极为良好的观察视野的同时,其自身也暴露无疑,当气球升空到五百米高度时,正好被第六连在战壕中部署的步哨发现,这个步哨可能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庞然大物,绝大多数中国士兵都是农民出身,并没有什么先进的科学知识,当看到一个椭圆形的巨大球体横飞在半空中时,这名步哨被吓的脸色煞白,看到这个东西能飞上天,他下意识的以为是日军的飞机,于是这名步哨竟然直接对天鸣枪射击。

这一枪把正在指挥所里面打盹的何炜惊醒,何炜以为是日本人打过来了,赶紧冲出了指挥所观察。

“什么情况?”

何炜一边狂奔一边大喊,身边跟着的是第二班的副班长,开枪的士兵就是他班里面的人,等何炜赶到那步哨的位置,却连个鬼子毛也看不到,那副班长还以为是自己的手下胡乱放枪,何炜又在身边,顿时面子上挂不住了,抬起腿来就要踹。

“你他妈的乱放枪,快点给排长认个错。”

此时,何炜却已经注意到了半空中的校射气球,他大声喝斥了第二班副班长,止住了他那欲要踹出去的脚,接着走到了那惊魂未定的哨兵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干的好,干的好。”

第二班副班长被何炜此举给弄懵了,挠挠头,对何炜说道:“排长,他乱放枪,还干的好。”

何炜通过望远镜看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