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5章 成军,授勋,毕业与授旗(1 / 4)

加入书签

何炜并没有过度关注城内舆论和百姓心态的变化,种子既然已经种下,那总归有发芽的时候,他只是让军需李有财在每天外出例行采买时给他捎回来几份报纸,顺便在买报纸的时候让他听听老百姓最近都在聊些什么。

果不其然,据李有财报告,老百姓谈论的话题几乎都和那天晚上他搞的袭击有关,而且绝大多数人都在谈论那张宣传单上的内容,李有财在买菜的时候还跟老百姓套了套近乎,攀谈了几句,这些老百姓的言谈之中几乎都满是对日军的恐惧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甚至有一些人表示了要尽早离开南京求一条生路,何炜得知后可是大喜过望,李有财去采买接触到的都是最普通的平民百姓,连这些最普通的百姓都想着要尽快逃离,说明自己写的宣传单,的确起到了威慑和制造恐慌的作用。

就连报纸也连续几天报道了那晚的袭击,按照正常的流程,出现了日军特务袭击必须由宪兵来处理,宪兵司令部也很适时的公布的调查结果,而且速度奇快,袭击过后不到两天,宪兵司令部即出了通报。

按照这份通报显示,宪兵司令部通过对敌军遗留下来的各种武器弹药和弹片残片进行鉴定,可以得出这些袭击者使用的全部都是日军的制式武器,而根据当晚听见袭击者喊话的百姓呈报的内容来推断,这些搞袭击的人说的全是日语和带着日语口音的蹩脚中国话。

据此可以判断,这些袭击者正是大股的日军特工,宣传单也是这些搞袭击的日军所散发。

很多人都在为宪兵如此高的工作和侦破效率而啧啧称奇,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宪兵连个毛都没有调查,那些被当做重要证据调查的日军武器弹药就是宪兵仓库里面的东西,根本就用不着调查,甚至那些宣传单都是宪兵司令部的印刷所所印制,就连到底是谁搞的破坏,宪兵部队其实都门清。

发布这么一个通报,一個是职责所在,另外也是宪兵部队想把这件事情的影响力扩大,把动静搞的更大些,而发了通报后,宪兵部队的高级军官们似乎还嫌不够,干脆又把整个调查的详细过程刊登在了报纸上,还怒斥了日军宣传单上的种种暴虐行为,一时间闹得可谓是满城风雨。

何炜可太清楚宪兵为什么要这么干了,此事造成的影响越大,百姓就越怕,百姓越怕就越想跑,跑的人越多,卖船票赚的钱也就越多。

这就是金钱的力量。

何炜自然是乐得看到这种情况出现,多跑一个就能多救出一个人,而他的特务营,也就在此事不断发酵时悄然成军。

时间来到了一九三七年的十月三十日,在中央军校的操场上,特务营全体列队于操场中央,全营按照步兵第一连,步兵第二连,步兵第三连,炮兵连,通信排,特务排,辎重排的顺序依次排列,全营一千多名官兵精神抖擞的站立在操场中央。

每一名士兵都头戴崭新的德国造m35钢盔,脚穿全新的胶鞋,身着厚实的灰色棉衣棉裤军服,佩戴着新制军衔领章,更为亮眼的,是士兵们上半身所披挂的新式战术背心。

这种战术背心和国军以往五花大绑式的装具不同,由于何炜在设计时采取了后世一体化战术背心的概念,士兵身上所要携带的各种装具杂物,全部被集中于这件背心之上。

国军的旧式装具,士兵的子弹带是斜跨式的子弹带,手榴弹带是挂在胸前的双联装手榴弹袋,刺刀则是装在刺刀鞘然后挂在皮带上,水壶,防毒面具袋和装杂物的跨包以及干粮袋自不必说,全都各自独立,各自披挂,士兵要携带这些装备,必须一个接着一个的将其挎在肩上,麻烦且十分影响战术动作。

而何炜设计的这种战术背心,则尽可能的将全部功能都集中在背心上,以步枪兵配发的战术背心为例,背心正面是两排子弹包,每排子弹包由六格分开的小子弹包组成,每个小子弹包可以容纳两排十颗七点九二毫米步枪弹,两排子弹包总计可以携带一百二十发七点九二毫米步枪弹。

在战术背心的右侧腰部位置,配有一个五联装的手榴弹袋,可携带五颗巩造长柄手榴弹。

在手榴弹袋旁边是刺刀携行袋,可以直接容下带着刺刀鞘的步枪刺刀,而在战术背心的左侧腰部位置,则分别是水壶携行袋和防毒面具包以及可以盛放口粮,饭盒和杂物的杂物包。

在战术背心的两侧肩带下方,还各有一个圆形的全包式手榴弹袋,既可以装手榴弹,也可以装发烟筒,而在战术背心的后面,则配置有一个斜背式的器材包,可以用来携带诸如工兵铲,十字镐,手斧,钳子,铁丝剪等各种工作器具。

除去这些带有功能性的容纳包,在战术背心的前后还缝有十几个小型扣带,这也是何炜特意射击的隐蔽用扣带,在需要隐蔽时,可以直接将树枝穿入这些扣带,以完成快速隐蔽伪装动作。

而花机关枪手,轻机枪手和装备手枪的军官战术背心也大同小异,无非是花机关枪手和轻机关枪手的战术背心将步枪兵战术背心的横向子弹包改为容纳花机关枪和轻机枪弹匣的弹匣包而已。

总体而言,这一战术背心的装备大大的增加了士兵日常战术勤务的便利性,只要一穿一脱便可以实现身上全部装备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