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9章 装备精良的粤军(1 / 3)

加入书签

在历史上的南京保卫战中,十二月十二日晚,和部队跑散的叶肇与其部下黄植南冲过岔路口后,即遥望山地摸索前进。

等到天亮了,这二位便四处找老百姓的便装,准备往淞沪跑。

但人生地不熟,两人在山地潜伏了一天,饿得饥肠辘辘,迫而冒险下山觅食,到了一个不知地名的地方,忽然枪声大作,两人躲进了一个堡垒。到了黄昏,一片沉寂,叶肇和黄植南知敌已远去,即离堡垒循小路踉跄而行。

是夜,这二人又为着觅食进入一個不大的村庄,摸索了几个房子,阒然无人,最后碰到一个年约六七十岁的老婆婆,也没有得到任何可充饥的东西。

待叶黄两人正懊丧间,忽然枪声大作,日军蜂拥入村,他们便爬入禾草堆中的床底躲避。

等到第二天,两人复又出发,看见京沪公路上有不少三五成群的难民往来,他们即混进难民中间东行,走不多远,遇见一队鬼子由东往西,他们只好硬着头皮迎上去,希望侥幸过关,不料狭路相逢,日本兵看中了他俩,要他俩挑担。

于是,叶肇的部下黄植南先挑,勉强走了六七里路,佯装脚痛走不动,被日本兵踢了几脚,他就索性装死,而一个日军上等兵的行李则落到堂堂国军军长叶肇肩上。

叶肇生平未尝挑担之苦,忽然压上几十斤的东西,艰难的走了一段路之后实在扛不住,确实难以走动,日本兵看他胡子长年岁大不能胜任苦力之责,以为叶肇是个年老体衰者,只好另找壮者代替,他才得以解脱。

堂堂国军的中将军长,就这样给日本人当了好长时间的挑夫,当然,也得亏是他运气好,对于抓来的中国苦力,日军向来是在其失去了利用价值后立刻杀死,叶肇倒是碰上了个相对有那么一点人味的日本兵,没给他杀了,侥幸得活。

吸取这次教训之后,叶肇采取远离交通要道躲过风头再作打算的办法,在京沪公路的一个小村镇躲了几天,等摸清了敌情,才一路跑到了淞沪,最后两人坐船跑回了广东。

何炜此时看着叶肇的眼神很是特别,毕竟给日本人当挑夫苦力的军长,他叶肇可是蝎子粑粑独一份,叶肇倒是没有摆什么军长架子,反倒是先于何炜开了口。

“你就系那个抢了萝卜头战车的何炜,何连长?”

“是,长官好。”

何炜连忙敬礼回复。

叶肇点了点头,立刻招呼人拿来椅子,伸出手示意何炜坐下。

“快请坐,快请坐,郭处长,快让人烧水泡茶,把我带的好茶拿出来。”

叶肇十分热情的招待着何炜,拉着何炜的手臂,亲自接过了勤务兵递来的行军椅给何炜摆上,又有勤务兵奉上了滚热的浓茶,何炜虽不通茶道,可看那茶汤的颜色和扑鼻而来的香气便知绝不是等闲茶叶。

而叶肇那热络的态度之中明显带着讨好和小心翼翼,这倒是把何炜给弄懵了,他知道自己因为在山西的战功已然天下闻名,叶肇也的确认出了自己,可态度何至于此?

他毕竟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少校,论军衔,叶肇可是中将,远高于自己,论年纪,叶肇比何炜大了二十多岁,他为何要用这种谦卑的态度来对待自己?

“长官,您太客气了,我不过只是立了些许战功,可不敢让您这么对我,我这次来,就是为了联络友军,我带着我的城防特务营就驻扎在汤山炮兵学校,离贵部不远,等日本人打过来,我们可是要并肩作战的。”

何炜说道。

叶肇听出了何炜话中的隐含意思,即道:“你毕竟是抗战英雄,自当人人尊敬,不过,不过我这里面也真的是有不少难处啊。”

看到叶肇面露愁色,何炜即开口问道:“长官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何营长,我们是广东部队,现在刚从淞沪血战下来,就又被丢到了南京,现在南京的部队几乎全都是你们中央军,这派系之分,明枪暗箭,我们不容易啊,千里迢迢的从广东开到淞沪作战,现在又开到南京,更要命的是,我们形单影只,就怕有人背后对我们这帮广东子弟下黑刀子啊。”

说话的却不是叶肇,而是第六十六军的郭姓参谋处长,听到这话,何炜明白了,现在南京卫戍军已经完全组建起来了,南京卫戍军战斗序列内的部队大多是中央军,非中央军的部队只有徐源泉的第二军团跟粤军第六十六军,第八十三军。

其中曾经拨发给何炜新兵的徐源泉第二军团,虽然并非是蒋记嫡系部队,可徐源泉却是投了蒋的,也算是待中央化的半嫡系部队,而六十六军和第八十三军,却是踏踏实实的广东地方部队,编制,人事都保持着近乎于完全独立的状态,而中国军队中不同派系部队之间的斗争司空见惯,虽然有抗战大业摆在前面,可这些广东军官又怎能完全放下心来?

要知道,广东此前可是长期和蒋记中央做对,现如今又处在首都,乃是果府中央统治的核心地带,广东军官有此种顾虑,也是可以理解的。

何炜觉得这些广东军官心中担心的是部队被中央军缴械或者吃掉,或者以其他形式给分化瓦解,其实,这想法实在是多余,固然将地方部队吃掉,中央化是国府的一贯政策,但现在大敌当前,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