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1章 战云密布(1 / 3)

加入书签

去第六十六军的这一遭果然是不白来,何炜成功的跟第六十六军军长叶肇达成了一个类似于攻守同盟的配合作战协定。

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双方配合作战,且如果一方需要支援时,另一方要尽全力增援,这一条,其实主要是针对何炜的特务营,第六十六军的兵力虽然雄厚,然而特种重兵器却很有限,而何炜的特务营却截然相反,部队规模虽然称不上庞大,但是各种轻重火器齐全,且配备有战车这种宝贝,用好了绝对是一柄利刃,

所以,第六十六军的自身属性更适合在大规模野战阵地之中扮演者填线的主力角色,而何炜的特务营,则适合担任野战进攻突击和关键时刻的反击任务。

第二,何炜可以参与到第六十六军的指挥参谋决策之中,也可以根据战况提出各种建议,这一条实际上就是给了何炜一定的指挥权,至于这个指挥权的分量有多大,能起到多大作用,就得看战场上的实际情况了。

不过何炜觉得,就凭着自己手下那一個连的战车,这分量就小不了。

当天达成了合作配合关系之后,双方自然是宾主尽欢,第六十六军军长叶肇显然心情不错,亲自带着何炜去军直属部队看了看,通信营,特务连,工兵营和炮兵营都走了一遭,粤军的部队的确装备很齐整,而最吸引何炜的还是第六十六军的军直属炮兵营。

六十六军的这一炮兵营装备的是M1928型75毫米超轻型炮,这种火炮是1920年代法国施耐德公司开发的,可以分解成数部分运输,因为该炮最重的部分炮管都可以放在男人背上背走,所以施耐德公司称:只要男人能到的地方,该炮都能到达。

施耐德公司对该炮的代号是SEL(施耐德超轻型炮),1926年法国在布尔日作为陆军炮兵进行了测试,但后来在1927年被海军采用。该炮装备法国海军登陆作战部队。这种炮与山炮非常相似,它们可拆卸,更加轻巧,牵引力是“人力所能及”的,然后在水手的牵引/运输下登陆与敌军作战。

在法国海军陆战队的文件上,该炮被称为M1927型75毫米登陆炮。1930年代法国施耐德公司曾经向中国推销。当时国人称之为“士乃德式七公分五步兵榴弹炮”、“士乃德极轻便山炮”,后来被广东大佬陈济棠看中,一口气订购了几十门,不过陈济棠在买这批火炮的时候貌似没有付完全款,最后还是果脯中央掏了这笔钱接盘,才将这批火炮全都拿到手。

这炮的最大优点就是轻便,那天何炜啧啧称奇的看着只要一名士兵,就能拉着这种山炮的炮架拖着火炮四处跑,以往何炜见过的山炮,要么是日本造的大正六年式山炮,要么是博福斯山炮,这些山炮都比较重,行军时需要许多驮马来牵引或者驮载。

即便是分解后,要么不能靠人力背着携行,要么也只能短距离携行,而这法国造的七十五毫米轻山炮居然只要一个人就能拉着炮,当真是不错,而火炮的战斗性能却也很不错,这炮采取强装药时的最远射程能够达到六公里,最弱装药时也能打个二点六公里。

火炮炮弹重四点五千克,内置一点零五千克tnt炸药,相对于这个火炮的重量来说,其射程和威力数据真的很不错,而在看了第六十六军直属炮兵营的演练后,何炜也更加庆幸自己和第六十六军的“勾连,”至少根据他目前所知道的情况,南京卫戍军的各个军师基本都没有什么身管火炮装备了,六十六军这炮兵营也是独一份。

看了部队后,叶肇又用广东菜招待了何炜一顿,而后结束了这场让双方都尽皆满意的会晤。

后来的几天,何炜主要就是忙着六十六军的事情,一件是棉衣,另外一件则是撤退的渡船,何炜找到了宪兵司令部,对何炜的要求宪兵司令部是满口答应,衣服和船都不是问题,这段时间宪兵一边在下关组织老百姓渡江,一边又发动驻扎在其他城市的宪兵部队去搜罗船只。

有金钱开路,那些驻扎在沿江各地的宪兵部队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四处找船,现在每天都有新的船只开到下关,何炜要给六十六军留下一批船的要求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宪兵很痛快的答应了这个要求,至于棉衣那更是小事一桩,送船的时候顺带捎过来一批就成了,而何炜短短几天就帮第六十六军解决了这么多问题,更是让叶肇等六十六军的高级军官对何炜刮目相看。

时间一天天过去,在何炜处理掉种种琐事时,战争的阴云也逐步笼罩到了南京城,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了新的战斗序列。

日军攻击南京的华中方面军由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两路作战部队组成:松井石根指挥的上海派遣军,辖吉住良辅的第九师团、荻洲立兵的第十三师团、中岛今朝吾的第十六师团和天谷直次郎的第十旅团;柳川平助指挥的第十军,辖谷寿夫的第六师团、牛岛贞雄的第十八师团、末松茂治的第一一四师团和国崎登的第九旅团。

担任沿长江南岸推进的上海派遣军的部署是:第十六师团沿句容——汤水镇——南京公路;第九师团沿天王寺——淳化——南京公路推进。由第十旅团的一个重炮兵大队、一个迫击炮大队和后备炮兵、工兵各一个中队组成天谷支队,沿常州——丹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