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0章 准备斩首(1 / 3)

加入书签

“嗨,不不,是,是,从今天起我的中国名字就叫做刘路了,真是个好名字啊,谢谢何桑。”

西宽次郎卑躬屈膝的弯着腰对何炜连连点头,似乎对何炜给他起的中国名字很是满意,只是不太理解这个名字的背后有什么典故。

西宽次郎当然不清楚,何炜给他起这個名字完全是因为他想起了穿越前看过的一个抗日剧片段,电视剧中有一名叫做刘路的中国汉奸加入了日本国籍,还当上了日本人的宪兵队长,同时还爆出了诸如“爹,我早就是日本人了”之类的金句。

所以何炜觉得此情此景,把这个名字送给西宽次郎十分的合适。

何炜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既然你已经决定效忠了,那就把该交代的好好交代交代吧。”

“是,何桑,您想知道什么就请问。”

何炜拉来椅子,示意西宽次郎,也可以说是刘路坐下,以不怒自威的语气说道:“我要知道你在日军中的服役经历,还有你身上那封朝香宫鸠彦王亲自签发的感谢状到底是怎么回事?”

形势所迫,既已经决定效忠于何炜,西宽次郎也就没有什么藏着掖着的了,很痛快的就将其在日军中的服役经历倒了出来,原来,这家伙从淞沪的同文书院毕业之后,回到日本即收到了服兵役的征召,随即以大学毕业生的身份考上了预备军官。

在位于日本丰桥的陆军步兵学校接受了三个月的预备军官教育,不过这家伙实在是没有什么当兵的心思,故而在预备军官教育期间,基本上科科都是倒数,勉强毕了业,随后被分发到了日本陆军第九师团的第十八旅团步兵第三十六联队,同时被授予了陆军少尉军衔。

就这样,西宽次郎开始了他在中国的军旅生涯,当他被分发到步兵第三十六联队时,步兵第三十六联队正好处在编组集结之中,且刚刚接到了准备前往淞沪作战的命令,分发来了这么一名在淞沪上过学,精通中国文化和中国语言的大学生自然是收到了第三十六联队的无比重视。

一般日军中来服义务兵役的预备军官,绝大部分都是下到基层部队去当少尉小队长,可西宽次郎却因为独特的语言技能被留在了联队本部担任情报搜集和翻译侦察工作。

可就是这么一个备受期待的少尉军官,在步兵第三十六联队随第九师团开到淞沪作战后却拉了胯,西宽次郎这家伙相当怕死,因此在淞沪作战中非但没有在情报搜集任务中取得什么像样的成果,有几次还因为怕是而搜集到了错误情报,让第三十六联队吃了不少亏。

如此一来,西宽次郎自然也没有了留在联队本部的特权,而是被打发到下面去担任了步兵小队长。

担任少尉步兵小队长后,西宽次郎依然是没有取得什么战绩,毕竟一个怕死,以保住小命为第一要务的基层军官是根本不可能打出什么亮眼的战果的。

也因此,西宽次郎在部队中饱受欺负,同一个中队的小队长,中队长,甚至小队中能够的老兵和年纪比较大的新兵都敢瞧不起他,日军内部极度崇尚暴力和武士道精神,对西宽次郎这种怯懦怕死之人,当然是没有半点好脸色,而西宽次郎这悲催的运气,却在几天前因为一场偶然的战斗所改变。

两天前,西宽次郎所在的步兵第三十六联队奉命为第九师团的总攻击清扫外围阵地,在攻击一个埋伏有中国散兵的村落时,西宽次郎的小队奉命担任攻击的前锋,迫于军令,西宽次郎就胆战心惊的带着自己的小队发起了冲锋,硬着头皮乱冲乱打一气。

结果村落内的中国军队居然就没做什么像样的抵抗,西宽次郎遂以零伤亡带着自己的部下攻占了这一村落,且只打了一轮冲锋就攻了进去。

在攻进去之后,西宽次郎派人抓了几个村民询问,这才得知原来在村子里面的中国军队不过只是十几个零散步兵罢了,而且在西宽次郎发起冲锋前这十几名中国士兵就已经撤走,故此,他才得以这么顺利的完成了攻击任务,事后,根据西宽次郎自己的推测,那村里面的中国士兵其实也就是一群根本没有固守心思的前沿步哨。

更为狗屎运的是,刚刚上任淞沪派遣军司令官的朝香宫鸠彦王正准备来个新官上任三把火,特别来前沿视察作战情况,恰好看到了西宽次郎小队的这场攻击战斗,对这场攻击战大加称赞,甚至还一度称之为可以写入陆军步兵学校战斗案例的典型战斗。

于是,得到了皇族的称赞,西宽次郎的运气终于来了个触底反弹,非但得到了朝香宫鸠彦王的表彰,还得到了朝香宫鸠彦王的亲自接见和亲自颁发的感谢状,堪称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西宽次郎一时间也从被人人鄙夷的胆小鬼废物变成了风头正盛的战斗英雄,对这从天下掉下来的富贵,西宽次郎自然是欣然接受,没有跟任何人透露这次战斗的实际情况,毕竟,他不可能自己拆自己的台嘛。

他手下的士兵们也得到了相应的奖励表彰,虽然也知道内情,但也都心照不宣的将战斗的真实状况埋在心底。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身为被皇族表彰的战斗英雄,西宽次郎自然少不了要参加步兵第三十六联队对淳化地区中国军队的总攻击,可这回他可没有什么好运气,然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