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4章 斩首 3(1 / 3)

加入书签

隆隆的炮声中,何炜带着他的斩首小队和特务营的主力开到了第三零一团阵地的公路上,和汤山附近的阵地一样,淳化这里也有着完好的战备公路,足够日军的战车,重装备,加农炮和牵引车通行。

毫无疑问,这里的公路也被五十一师提前进行了破坏,而正是因为对重型装备和车辆的相对依赖,和第五十一师对垒的第九师团十八旅团也正是因此才以公路为所属两个步兵联队的战斗划分境地。

而现在,何炜就要带着他这支斩首小队,沿着这条公路从步兵第三十六联队和步兵第十九联队的接缝处穿插渗透进去。

在公路两侧的野地中,何炜率领斩首小队走在公路右侧的野地中,在后方是特务营的步兵第一连,步兵第二连,公路左侧则是步兵第三连,炮兵连和通信排,战车连的十七辆一号战车跟在特务营的后方,开着最微弱的灯光在野地中缓慢开进。

随着和日军阵地距离的不断缩短,远处的枪炮声越来越大,在五十一师声势颇大的袭扰下,十八旅团下属的两个步兵联队已经集中了全部火力反击,第一线各個步兵大队所配备的轻重机枪,掷弹筒和步兵炮,联队一级的联队炮全都开始射击,向阵地前开火猛轰。

一颗颗信号弹接连不断的飞到空中,将两军的接火接敌地带照映的有如白昼一样,行军中的特务营官兵甚至可以看到飞扬到半空中的曳光机枪弹道,越发猛烈的枪炮声反而为特务营的行军提供了极好的掩护,战车开进时发动机的轰鸣声也被压了下去。

“营长,到地方了,到地方了。”

特务排排长杨彪拎着一条三八大盖带着几名身着日军军服的弟兄小跑过来,对何炜点了点头。

何炜当即对身边的几名特务营军官说道:“就送到这里吧,你们就在这里设置阵地,构筑工事,对四周密切警戒,一旦看到两红一绿的信号弹,立刻向前攻击前进接应我们。”

何炜说完,傅琛,方京,胡兆武几人都没有像往日那样立刻应答,反而或若有所思,或忧心忡忡,或欲言又止,竟都低着头,没有一个人说话,气氛很是有些不对。

何炜也很明白他们的心情,他今天搞的这出斩首行动,对穿越前那些天天沉浸在特种作战,空降突袭,精准打击,定点清除等概念中,又经常被诸如志愿军奇袭白虎团等战例故事吸引的军迷而言,实在是太正常不过。

可何炜手下这些军官,大多毕业于黄埔军校,或成长于行伍,接受的军事教育都是拉开了阵仗搞堂堂之阵的正规作战思想,何炜搞的这个斩首,在他们看来实在是太过于离经叛道。

“好了,别担心,我敢干就有把握。”

何炜劝了几句,在短暂整队后,终于带着这支五十二人的斩首小队,小心翼翼的向前推进。

走在最前的,是伪装成日军小队长的西宽次郎,西宽次郎本来就当过步兵小队长,因此入戏很快,甩开步子一走,那皇军小队长的感觉一下子就又回来了。

身后是何炜杨彪等几名小队部人员以及黄参谋,化妆成曹长军衔小队附的何炜除去基本的装备外,还带上了一个印有青天白日军徽的大公文包。

伪装潜伏渗透这种事情当然不会一路畅通无阻,按照西宽次郎提供的情报,日军的机动就是沿着这条公路,沿途也设有一些步哨警戒线和封锁线。

斩首小队在前进的过程中势必会被日军的警戒哨盘问,因此,这一支五十多人的步兵小队不能毫无理由的出现在这里,必须得有个理由,何炜也就巧立名目,搞来个大公文包,又从五十一师那里要来了一些没有什么用的旧文件和各种公文用纸。

何炜打算,一旦被日军的警戒哨盘查,就说是从中国军队的尸体上搜到了重要文件,奉长官命令将这些机密文件呈交给上级,扯着这张虎皮,想来,这次渗透会顺利不少。

在何炜等几个小队部人员后面便是这支步兵小队的主力,两个轻机枪分队,两个掷弹筒分队和两个步兵分队依次排列展开,有条不紊的向前开进。

前进了三公里,远处终于隐隐绰绰的出现了火光,走在最前的西宽次郎看到火光,立刻回头,对何炜说道:“何桑,前面应该就是步哨线了。”

“嗯,你沉稳些,随机应变,少说话,尽量减少和他们接触。”

何炜低声叮嘱了西宽次郎一句,又给杨彪使了个眼色,杨彪又低声提醒后面的几十名弟兄,得知马上就要和日军打照面后,斩首小队中的几十名中国官兵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肩上扛着的三八式步枪,捷克式轻机枪全都上好了膛,做好了随时和日军拼命的准备。

而队伍中的四名日军俘虏则是忐忑无比。

就在多种复杂的心绪中,斩首小队,终于和第一支日军步哨线发生了接触,双方大约相距三四百米时,几束手电亮光打了过来,随即传来了一阵叽里呱啦的日语,

“喂,什么人?”

“不许动。”

何炜抬头望过去,就看到公路上堆着不少的沙包,大概一个分队的日军正拿着手电筒在那附近警戒,公路两侧还隐蔽着几个日军,似乎还架有两挺歪把子轻机枪,公路上的日军发展了斩首小队,全都卧倒举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