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9章 退守下关(1 / 3)

加入书签

等到何炜看完了肖将军带来的各部队战斗要报和战斗简报。

何炜暗自琢磨了一下,目前的金陵保卫战,其实还是向着积极的方向变更的,至少,目前在外围战斗已经给日军造成了不少的损失。

而现在,战斗的形式已经从外围的野外作战转变为依托城墙的固守作战,这一作战模式对于守备金陵的中国军队来说较为有利,可以依托城墙和城墙周围的既设工事来坚守抵抗,而日军的火力杀伤效率在高大的城墙和附近的护城河以及各种预制工事面前也会大大降低,可以说,这种作战方式对于守军来说是较为利好的。

但是,这个利好,也仅仅是和外围的作战相比而已。

至于在城墙守备作战中,中国守军能扛多长时间,何炜还真的估算不出来。

不过何炜推断。

既然外围的战斗在自己的作用下已经发生了悄然的变化。

说不准,这依靠城墙发生的守备战也会发生什么蝴蝶效应

当然,这城墙守备战根本算不上是关键,只能说是拖时间用的。

真正重要的是卫戍军的后路,也就是下关一线。

守备金陵的部队和城内的百姓,唯一的活路就是从下关附近的码头坐船撤到对岸。

如果能做到有序撤退,便可以为接下来的长期作战保存更多的有生力量,当然,如果还是发生了像原本金陵保卫战的无序撤退乃至于大规模溃败,那守备金陵这十几个师的部队怕是得报销的七七八八了。

有鉴于此,下关附近的后路守卫,才是接下来的重点,打好了,金陵守军的各部队都有活路,玩脱了,只怕是都得被日本人赶尽杀绝,江水和码头就可以直接改成集体坟场了。

“长官,不知道下关附近的守备状况如何?”

何炜忧心忡忡的问道。

肖将军则是很有信心的说道:“现在下关附近的防御工事已经构筑完成,战前征集的民工加班加点,已经在附近构筑了大量的水泥工事和基本野战阵地,阵地的部署状况也是按照战前你的布置建议,构成了一個半环形的防御圈阵地,按照你的提议,前线各部队撤下来后,正好可以进入这些既设阵地守备,前几天卫戍司令部长官部派了人来查看,都很满意,对你设计的工事阵地大加称赞,还为各部队指定了预定的守备地带。”

“目前宋希濂的第三十六师已经进入了指定阵地,挹江门,各个码头和沿江公路的秩序维持和百姓输送过江全部由我宪兵部队的三个团和两个营负责,你倒是不必担心,目前后路还算是安稳。”

“海军方面派了一支炮队和水雷队,现在也都部署完毕,炮队带了一批从军舰上拆卸下来的大口径重炮,水雷队则是负责控制江面上的水雷,现在全都部署停当。”

说到江面,何炜突然想起了开战前自己给海军方面的建议,何炜为了防止日军的军舰大摇大摆的溯江而上,干脆让海军方面将真的水雷和假的木头水雷混合使用丢进江里,也不知道这件事落实的如何了?

“长官,江面上的日军可有动静?”

肖将军摇摇头:“你那个真假水雷混用的招数还真起了作用,日军进攻金陵外围的时候,江面上的海军军舰也开始溯江而上,还有很多小炮舰沿着江面猛冲猛打,沿江的各个要塞阵地都已经和日军的舰艇接上了火,开始的时候日本人的舰艇气势倒是很凶,不管不顾的在江面上横冲直撞,结果有好几条小炮舰被水雷炸沉之后,再也没有了这气势,现在都老老实实的在江面上排雷前进,加上海军沉了几条军舰在航道上,短时间内,日本人的军舰应该是还开不过来,真冲上来了几个要塞凭借着要塞炮也能顶一顶。”

听到肖将军这么说,何炜松了口气,看来,现在金陵守军的后路还是比较安稳的,不过何炜还是不太放心,想尽快去下关附近的防御圈阵地看看。

另外,他还挂记着从汪兆铭那里搞来的巨款,这笔钱必须尽快过江,一直留在城里实在是夜长梦多,且不说怕露了相,要知道这日本的飞机可是天天都要来轰炸,万一日本飞机轰炸的时候落了炸弹上去,这煮熟的鸭子岂不是就飞了,总之,必须尽快把这批财产运过江。

一想到个中关节,何炜是再也不想在医院里面呆着了。

何炜又起身说道:“长官,我这也恢复的差不多了,我想尽快带特务营尽快撤退到下关,一来是早点进入阵地,加强防御,二来也是想看看那里的防御圈工事还有没有什么纰漏。”

肖山令看了一眼何炜身上的纱布,说道:“你这还受着伤,还是多歇歇。”

何炜不由得苦笑:“长官,就是我想呆在医院也待不了见,日本人眼看着就要打进城,我在这里不就是等死?再说都是皮外伤,不妨事,尽快承担任务投入下关附近的防御部署中还能给您和宪兵弟兄减少一些压力。”

肖将军想了想,又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照你说的办吧,说实话,现在我这里压力也不小,手下三个宪兵团加上两个独立宪兵营的兵力看着多,但是我宪兵部队目前还在负责百姓的疏散过江任务,下关附近已经聚集了将近十万老百姓,而且人数每天都在增加,外围的村落和郊外镇子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