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1章 歼灭战 4(1 / 3)

加入书签

第271章 歼灭战 4

“一,二,三!”

“一,二,三!”

第四十八师阵地的侧后方,一百多名炮兵第八团榴弹炮连的官兵高声喊着号子,齐齐合力推着四门刚刚解除战马牵引状态的三八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连推带来拉的搬动着三八式榴弹炮巨大且笨重的大型单脚式炮架进入了由沙袋和简易壕沟组成的炮阵地之中。

“他妈个巴子的,把装炮弹的副车推走!”

“轮子,轮子,轮子歪了!”

“别几把推了,到头了”

一群操着东北口音的老兵们狠声爆气的督促着炮兵们紧急的进行着榴弹炮射击阵地的开设作业,这四门火炮的口径虽大,外形却与其口径极其不相配。

炮八团是原东北军的炮兵,原番号为东北军系统的陆军独立炮兵第十七团,所装备的都是沈阳兵工厂生产的仿日造三八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又称作辽造十四年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

而日本人这所谓的三八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实则是1902年德国克虏伯公司研制出Sfh02型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的日本仿造版本。

这款榴弹炮重2.25吨,火炮的炮身却仅仅只有十一倍口径的长度,长1.64米,可以发射高爆弹、燃烧弹、烟雾弹等弹药,后来还增加了破甲弹,炮管俯仰角度0°~42°,方向调整只有5°,火炮炮口初速度290米每秒,最大射程只有5900米,还不如许多山炮的射程远,在行军时需要十几匹战马来牵引,可谓是相当笨重。

整体技战术性能基本上属于十九世纪末期的技术水平,算是十九世纪末期火炮技术快速发展使得火炮复进方式从架退炮时代进入管退炮时代后欧洲的一型早期管退式榴弹炮,其原型火炮问世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已然是垂垂老矣。

不过,在技术装备极度落后的中国军队中,这种老炮还是颇具使用价值的,当然,在算不上财大气粗的日本陆军之中,该型火炮依然也在日本陆军的装备序列之中,在历史上,随着日军战争规模的扩大,一部分该型号火炮还被装在战车底盘上改成了自走炮,配备破甲弹用于反坦克作战。

而在炮八团榴弹炮连的官兵们费力的进行着火炮的放列作业时,离他们不远处的地方,来自陆军炮兵学校练习队山炮连的四门七十五毫米博福斯山炮已经在射击阵地中做好了战斗准备,和炮八团又笨又重的老旧榴弹炮相比,性能先进的博福斯山炮完成从进行到放列状态之间转换的速度就要快上许多。

两支炮兵连后方的射击指挥所中,炮兵第八团榴弹炮连的连长和炮兵学校练习队山炮连的几名军官则围在行军桌前的一张命令前仔细的筹谋着两个炮兵连的战斗方案。

那张命令,正是由何炜下达,新鲜出炉的作战命令,这份由何炜下达,由第四十八师的参谋们批量油印的命令上还沾染着黑色的油迹,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而炮校练习队山炮连的一名中尉

“第一,基本情况之敌情,今日一早,敌军对我第四十八师之阵地实行突然袭击,在猛烈的炮火轰击和战车掩护下突破我阵地,在攻占我第四十八师之一线阵地后即行占领,我第四十八师反冲击未果后双方互相对峙,而敌军炮兵行军纵列约千人于此时向我军丢失之阵地方向开进,我装甲兵团之战车连于此时果断出击,将敌军炮兵击溃,而于我丢失阵地之日军主力亦分兵增援。”

“现敌军主力不少于两千人正守备于我军丢失之阵地,另有一部日军不少于千余人附有战车一部已向敌军炮兵被我战车袭击之地带增援转进,其重兵集团现已经分为两部。”

“第二,我军之情况,目前,我阵地之原守军四十八师因新败损失惨重,部队亟待休整整部,而我前来增援之部队,现已有特务营全部,战车连全部,炮兵第八团之榴弹炮一个连,陆军炮兵学校练习队山炮连全部,第一零三师目前开到之部队仅有第六一八团,该师余下各部正紧急输送之中。”

“第三,决心与部署。当前我军兵力虽不甚充足,但时间分秒必争,亦需趁日军分兵立足未稳之时对其展开反击,对尚在我军阵地内守备之日军主力,我军应当决心歼灭之,对于已分兵离开之日军,我军应决心阻拦阻击之。”

“第四,部队之布置。为达成歼灭突入我阵地之日军,阻拦撤离阵地之日军之目的,本军部署如下:以陆军装甲兵团之战车连,特务营步兵第一连与炮兵连编成机动队,以第一零三师之全部,特务营余下部队与炮兵第八团之榴弹炮连与陆军炮兵学校练习队山炮连以及第四十八师之可用部队组成攻击队。”

“机动队之任务为阻拦牵制离开我军阵地之日军回援,攻击队之任务为歼灭突入我阵地之日军,各部队接到命令后立刻做战斗准备,攻击队之炮兵在做好射击准备之后无需请示,立刻对突入我阵地之日军实行压制性炮击。”

炮兵中尉念完命令之后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刚刚在指挥所中听何炜简述命令是一回事,可看到纸面上的实际命令又是另外一回事。

何炜的意图也很容易理解,那就是围歼和阻援并用,阻拦分兵调走的日军,围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