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四章 高考分数(1 / 2)

加入书签

6月24日这天晚上的7点50分。

高考结束后就在家化身无情打字机器的沈屿正和父母坐在客厅座机旁等待着。

在今天早上,苏省教育考试院已经公布了省控线,文科一本本科线348分,二本本科线326分,和前世一样,没有丝毫改变。

高考结束后的这接近20天,沈屿再也没想过这场考试,直到这一刻,内心的紧张才渐渐升起。

沈父看似稳如老狗,实则眼神空洞,电视机频道一直在有节奏的变换着,而沈母则紧张的坐在沙发上不停的搓揉着手指。

7点55分,沈母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情,试探的问到:“要不要提前打电话,说不定可以打通了呢?”

沈屿呼出一口气,笑着说到:“那就打打试试呗。”说完便坐到了座机旁边,拿出准考证,白纸和笔,输入16887799,接着话筒里就传来空号的语音服务。

沈屿挂断电话,说到:“打不通,空号。”

沈父说到:“那就再等等。”

8点整,沈屿再次拨打了号码,依旧传来空号的语音服务,挂断,再打,挂断,再打。直到第5次,终于打通了。

一阵旋律过后,一个女声开始提示输入考生准考证号码,沈屿按了免提键,然后按照提示输入准考证号码。此时沈父和沈母都神色紧张的凑了过来。

沈屿此时的内心每一秒都像千万只蚂蚁在心中爬过,马上,就能为自己的青春寻找一份答案!

......

考生姓名:沈屿

准考证号:xxxxxxxxxx

语文121分,附加题30分。数学114分。英语99分。历史等级A。地理等级A+。总分364分。

重听请按“1”

沈屿按照语音快速的记录下自己的分数,听完语音播报后,沈屿又按了一个1,又重新对照了一遍。

挂完电话后,沈屿看着眼前的成绩,有些惊喜,又有些失落。但不管怎么样,沈屿心里的悬石终于落地。

超过一本线16分!终于不是三本了!

沈母的眼睛立刻就湿润了,捂着脸坐在沙发上激动的哭了起来,这分数是儿子从未考过的高分,也是她从来想的高分。而沈父则放松的躺回沙发上,开心的大叫两声“好!好!哈哈哈。”

沈屿笑着过去抱住了沈母拍着沈母的后背宽慰到:“别哭了妈。”

“就是,哭什么哭。”沈父笑着骂到。

“我,我就是,高兴。”沈母用手背抹了抹眼角,开心的看着沈屿说到。

“行了,我打个电话告诉三叔小叔他们。”沈父悠哉哉的点了一根烟掏出手机说到。

“对,我也问问凯凯考的怎么样。”沈母说到。

吴凯的成绩,果然和前世一样,331分,二本。

那一晚,沈父开心的给亲朋好友打了不知多少个电话。

拿起电话就是:“喂,我老沈啊……啊?成绩?成绩出来了……还行吧,364……对,文科……办酒?肯定办酒啊....放心,到时候我一定告诉你。”

沈屿也独自回到房间,开始问起朋友们的成绩。李欣是371分,应该没有什么变化。

而郑宇的分数是301分,沈屿记得这家伙前世的成绩是没有破300分的。不过也无所谓了,沈屿已经问过郑宇,他的父母也是赞同他去念泰市牧校的。

想到郑宇这个今世的变数,沈屿也不知道会不会对今后有什么影响。不过转念一想,咱们这种升斗小民,能造成什么影响?简直是杞人忧天。

韩霜和陈宁馨的QQ消息没有回,沈屿估计这俩人应该在忙,索性也不管了,接下来就是考虑志愿怎么填的事情了。

说实话,364,这分数,不太好填。211吧,够呛。双一流倒是可以作为一志愿冲一冲,二志愿就填個重本应该差不多了。

沈屿翻着学校发的志愿填报指南开始看了起来,其实沈屿内心是想去海市看一看的,毕竟大城市能够见到更多小城里见不到的东西,各种各样的人,各种新鲜的事物,各类先进的思想等等。

而在老家小县城圈子就很固定,如果没有家庭背景,也没有丰富的人脉资源,好的职位就那么几个,根本就轮不到你。你接触层次最高的人,往往就是你这辈子的天花板。

而大城市它给你接触高级资源的机会太多了,总能让你焦虑且毫无优越感,逼着你不断地向上攀升,你的眼界,思维也会随之变得开阔。

毕竟世界观,你得先观世界,才有世界观。

但奈何海市对于外地人确实不太友好,沈屿的分数在海市一流的教育资源面前,真的不够看。只能理性的选择放弃。

于是沈屿最后拟定了一个大概的名单,一志愿就填吴中大学或者建康市信息工程。二志愿的话,建康市的审计或者财经大学吧。三志愿就保底写一个省内中部的大学保个底。这样应该不会出现滑档现象了。不然好好的一本分数,要是上个二本院校,那就很尴尬了。

晚上十点多,沈屿还在考虑志愿的事情的时候,陈航的电话打了进来。

“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