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6章 鹦鹉拔舌(1 / 2)

加入书签

皇帝等了一个时辰

这句话差点没把范、赵二人吓个半死,一国之主,一朝之君诏见你,还要等你们来,这是何等的罪过难怪说,权贵之人只要动动嘴皮子,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一言定生死。

这便是权力的力量,庙堂中那些权臣们毕生追逐的对象。正因如此,他们始终看不起那些江湖人,这些人看似快意恩仇,实则只会逞匹夫之勇,只要玩得转官场的规则,手中的力量远比你练十本八本的武功秘籍要管用。

自多年前险遭刺杀之后,皇帝常年住在西苑之中,西苑是皇家园林,与皇宫只有一墙之隔,中以西华门相通,不过,臣子们要拜谒君王,一般还是要从东安门入城,穿过皇宫进入西苑,途径文渊阁、武英殿等部衙。

范小刀、赵行皆是第一次入宫,看到宫中的建筑雕龙画凤、斗拱飞檐,恢弘大气,不由感慨道,“难怪大家挤破头皮往这里面钻,果然非同凡响。”

林大通咳嗽两声,“待会见了陛下,若无询问,切忌乱开口。”

中间通过几道关卡,有林大通带路,进入西苑倒也顺畅,一进西苑,又是另一副景象,山水亭榭,曲径通幽,湖中锦鲤成群,仙鹤戏水,岸边草地上,白鹿徜徉,若不知情,还以为到了道教仙境一般。

林大通带二人穿过庭廊,问“不紧张嘛”

“难道应该紧张嘛”

林大通笑道,“这条路我带无数人走过,有封疆大吏,也有番邦使节,在路上不是腿软走不动路,就脸色苍白,大气不敢出一口,像你们这般闲庭信步的人,实属少见。”

范小刀道“陛下也是人,又不比我们多鼻子多眼,有什么可怕的”

林大通脸色一沉,道“你这话跟我说说就行,若落入有心人耳中,稍加利用,你怕是有杀头之祸。所以来宫中,谨言慎行,总比胡言乱语要稳妥。”

赵行道“大概是因为我们无所求吧。”

无所求,无欲则刚。

赵行三个字,点破其中原委,林大通不由对眼前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天下百姓万万,能见到陛下之人,实属寥寥,或有私心、或有公欲,唯他这个心态者,确实不多。只是可惜,他没有走科举入仕的路子,却选择了当一个捕快,想到昨夜林巧回去后,对他赞不绝口的模样,心中叹了口气。

来到殿前,林大通上前通报,稍片刻,高斌走了出来,脸色不善,道“你们两个好大的胆子,让你们午时到,你们未时才到,陛下已侯了一个时辰,怎得才来”

赵行正准备反唇相讥,却被范小刀拉住。

范小刀笑道“高公公教训得极是,是我们听错了,若是陛下怪罪下来,我们愿领责罚。”

高斌见如此说,冷哼一声,“进来吧。”

两人跟在后面,赵行低声问,“你什么意思。”范小刀道,“他本就是故意,若是反驳他,指不定他又会说出什么东西构陷我们,倒不如示弱,一会儿有他好瞧的”

高斌见二人嘀咕,“你们说什么呢”

范小刀道“头一次来这里,到处都是好瞧的”

穿过前殿,来到内殿,殿门前一块牌匾,上面以赵楷写“元君殿”三字,殿内香气缭绕,内有几名太监侧手侍立两侧,两侧有几张椅子,地上则是若干蒲团,这不像是接见朝臣之地,更像是道观中修行的静室。

范小刀偷偷打量,殿后方是一座纱帷,帷幔之后,有一身穿头戴紫梁冠,身穿道服的男子,静坐在高榻的蒲团之上,这位便是大明天下的九五之尊,朝廷百官之主,当朝的皇帝陛下。

高斌上前道,“启奏陛下,赵行、范小刀觐见。”

两人连上前两步,下跪行礼,“六扇门吏员赵行、范小刀,叩见陛下”

一声罄响,贵人缓缓睁开眼,站起身来。

高斌见状,连伛偻身子上前,掀开卷帘,又匍匐在地上,宛若一个人体肉垫,贵人倒也见怪不怪,踩着他后背,从高榻上下来,高斌起身,亲手搀扶他走到了殿中。

范小刀见高斌宛如换了个人一般。

先前在六扇门多么狂妄,如今在皇宫之中就多么卑微。

不由心想,这样的人,心理得扭曲成什么样子。

第一次见皇帝,虽然杨得水、林大通曾有过叮嘱,面圣之时,双目垂地,但两人依旧忍不住好奇,微抬头,偷偷观瞧这位一国之君,恰巧皇帝也在打量二人。

高斌察觉,道“大胆逆臣,敢直视君父”

皇帝摆了摆手,“无妨,朕昨日看了刑部呈上来的奏折,北周使团的案子,你们办得不错,看来朕没有看错人,所以把你二人喊来,只是闲聊,不必拘束。”

两人才松了口气,皇帝口气一变,“只是,你二人好大的架子,竟让朕亲自等你们,你可知罪”

高斌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陛下,这二人目无君父,实则该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