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6章 何炜战斗群(1 / 3)

加入书签

心中有了想法,那自然是要做的,第二天,何炜便把主要军官召集了起来,在陆军炮兵学校宽大的会议室中开起了会,与会的军官是何炜特务营的各个连长和直属排排长,汽车部队的少校带队主官,战车连的排长及以上军官,还有装甲兵团战车防御炮排的排长,全都汇聚于一堂。

何炜今天把人都叫过来,就是为了研究研究战斗群的编组,征求一下手下军官们的建议。

战斗群这个东西,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的编制组合,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序列的部队混合在一起,却能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但是这個组合,可不是随便抽出一些不同的单位配属组合起来就能叫做战斗群,必须要在通信,协同等方方面面都达到最优化,加上不断的协同与训练,才能发挥出战斗群应有的战斗力。

“诸位,今天把各位叫来,是准备商量一下部队配合作战的事情,我特务营的编制和编组想必各位新来的干部已经有了了解,现在在我特务营之外,又配备了战车连,战车防御炮排和两个汽车连,大家来自不同部队,但现在却是生死相依,生死与共,我想问问,大家对于配合作战有什么看法?”

何炜首先抛出了问题,而他的话音刚落,一名上尉便站了起来。

“长官,我有话要说。”

何炜看了一眼此人,却见他身穿战车兵的军服,领子上的领章是装甲兵团独有的克罗米领章,何炜记得此人是战车连的一名上尉排长,还是黄埔军校第九期毕业的学长,要求发言的这句话说的倒是有股子气势,像是要先声夺人,不过怎么看都觉得这家伙来者不善。

“请讲。”

这名上尉先是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而后开口说道:“各位长官,诸位同僚,何营长说是要协同作战,其实这协同,主要就是我战车部队和步兵部队的协同,先说一下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应该尽量避免协同,步兵打步兵的,如果碰上实在啃不下来的硬茬子再让我们战车部队上,轻易协同,可能还不如各自为战。”

这人果然是语出惊人,不同凡响,众人都对他的发言感到诧异,全都投去了异样的目光。

“各位或许对我的发言感到诧异,但我能这么说,却是有我自己的理由,我在调任装甲兵团战车三连排长之前,原本在战车第一连担任少尉排附,并参与了淞沪会战初期对淞沪敌军的攻击,淞沪会战时,我战车第一连配属给陆军担任攻击任务,可陆军部队完全不懂得什么叫做协同,只是一味地催促我战车部队发起攻击,导致我战车部队失去保护,不得不仅凭自身冲击日军阵地。”

“战斗中,我连连长郑绍炎阵亡,当时我在第一排的指挥车上担任排附,就是因为步兵掩护不利,日军步兵竟然爬到我的坦克上开火,四周根本就没有步兵给与战车基本的保护,导致我排排长眼睛被打瞎,要不是我当时反应快,直接撤退,在座诸君怕是就看不到我在这里讲话了。”

“我说这么多,想表达的是既然不懂协同,那就不要协同,各打各的,各自决定攻击目标,有道是强扭的瓜不甜,强行协同反而不妙,不如各自为战,说不定取得最大收效。”

说完,这名军官便坐了下来,这家伙的意思何炜也听明白了,按照此人的作战经验,由于国军缺乏步兵和战车的协同作战训练,导致步兵和战车一同作战时往往打的一塌糊涂,且所谓的协同作战,也往往以步兵为主,战车被步兵赶鸭子似的被迫发起进攻,失去了自主权,结果却是损失惨重。

所以,这名战车军官基于自身在淞沪会战的认知,则认为与其跟步兵搅和在一起,不如各打各的,何炜从他那悲愤的语气之中,可以感受到其对步兵部队的怨念之深。

何炜却不同声色,观察着其他军官的反应,这时,另外一名军官站了起来,和上一位略显激动的战车军官比起来,这位就要沉稳冷静的多。

“各位,我也来讲一下,莪倒是觉得,协同是可以协同训练的,必须要协同训练才能达到战斗力的最大收效,只是,我认为,如果战车和步兵互相协同训练,步兵必须要明确一些事情。”

“一,步兵部队的官兵需要充溢之勇敢精神。

二、对付敌之战车,以使用战车防御炮效力最大,使用战车,殊不经济。

三、步兵发现战防炮,未告知后援战车,易致受损害。

四、高级指挥官对于使用战车,不许战车队长有所建议,即使用难免错误。

五、使用战车,不予准备时间,猛然给予任务,必遭失败。

六、步兵不明战车性能,及不与战车协同,则战车效力颇难发挥,步兵不知收获战车所得胜果,纵获得胜利,亦属徒然。

七、战车在一地区内逗留过久,必遭损害。

“如果步兵部队的兄弟能够做到以上几点,我以为,协同,还是可以协同的。”

这名战车军官的讲话虽然不像刚才那第一位发言者那样夹枪带棒,还文绉绉的像是搞战报总结。

但是言语之中实则也是对步兵颇多怨念,待到他说完,特务营的几个步兵连长脸色都不是很好看,何炜的养气功夫却是极好,主动笑着开口说道:“讲的不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